文章来源:倦勤轩文玩收藏
达摩,乃佛教第二十八祖,东土禅宗祖师,东渡传经,通彻大乘佛法,为修习禅定者推崇,昭示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的禅修法门,是引导人寻求内心宁定,磨砺坚韧意志的禅修偶像,是指引信众渡归精神家园的禅宗大哲。

十年魔障拨云开,面壁如临明镜台。一苇轻航何处去,风风雨雨挟江来。
达摩祖师造像,额间隆起如珠,眉须浓密卷曲,低眉垂目,神色平静,似乎进入了摒思绝虑、四大皆空、万物无碍于心的禅定境界之中。
达摩祖师造像,额间隆起如珠,眉须浓密卷曲,低眉垂目,神色平静,似乎进入了摒思绝虑、四大皆空、万物无碍于心的禅定境界之中。

对苦修的刻划,中国与印度略有不同,同是瘦骨嶙峋、突出筋骨,印度在表现释迦牟尼修行时,多以禅定形象出现,而中国在刻划达摩形象时,常出现舒缓自在之姿,给人以亲近之感。

好的艺术创作,不仅仅是将美好的事物变得更好,也包括将一些本身很难以驾驭或者处理的材料,化腐朽为神奇,创作出超越固有想象空间的作品。倦勤一直坚持手工原创,一刀一凿,都是修行,不刻意,不执着,用心做,潜心造也是禅宗之本意。

我本求心心自持,求心不得待心知。
佛性不从心外得,心生便是罪生时。
我本求心不求佛,了知三界空无物。
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
——《心经颂》
不同材料、不同手法、不同艺术家会创造出不同造型的达摩造像,但是其精神禀赋一定是相通的,正所谓画皮难画骨,雕刻也是如此,刻形易,刻骨难,这也是一般雕刻师与大师的区别所在。
真正的精品,需要创作者对于达摩的精神气质有着深刻的了解,并在雕刻中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。
佛性不从心外得,心生便是罪生时。
我本求心不求佛,了知三界空无物。
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
——《心经颂》
不同材料、不同手法、不同艺术家会创造出不同造型的达摩造像,但是其精神禀赋一定是相通的,正所谓画皮难画骨,雕刻也是如此,刻形易,刻骨难,这也是一般雕刻师与大师的区别所在。
真正的精品,需要创作者对于达摩的精神气质有着深刻的了解,并在雕刻中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