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倦勤轩文玩收藏
文人多喜游历,以增阅历,以广见闻,以弘文思,以富辞翰,所谓“得山水之清气,极天地之大观”也。山子,是文人案头模拟山石造型的摆件。于濡毫染翰之际,寻章摘句之时,凝视或把玩山子,可凝思虑、助文思,得浩然之气。

《庄子 秋水》中“吾在天地之间,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也”,道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天地观,而回到另一方天地——文人常常寄情山水、肆意遨游、喻情喻志。

案头山子,可以置于书房,也可盘玩于手,不屈于求大、求势、求全的审美压力,而以意境为底,保持自已的一块独立天地,更可称得上是“以小见大”最极致的诠释。

山子为案头清供,可作为搁笔的工具,亦可成一角案头小景供赏,早在宋代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钟爱的雅物。

山子的表现题材多为山水人物,结合了文人的巧思设计、承载了文人的燕闲雅趣、寄托了文人的性灵观照,才被赋予极高的文化价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