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彬龙美术馆
《白汀访问录》摄制组
有幸见到了在央视《我有传家宝》中
登台亮相的王家三代传人
王笃芳、王笃纯;王京和王石
还见到了同为第三代传人
王石的爸爸王艺
有幸见到了在央视《我有传家宝》中
登台亮相的王家三代传人
王笃芳、王笃纯;王京和王石
还见到了同为第三代传人
王石的爸爸王艺
【白汀访问录】
乐青黄杨木雕传人 / 四代相传 跨越百年
主持人
杨晓明
香港国际卫视《白汀访问录》节目艺术总监
本节目
由彬龙美术馆与香港国际卫视《白汀访问录》栏目联合制作
彬龙美术馆全力打造
乐青黄杨木雕传人 / 四代相传 跨越百年
主持人
杨晓明
香港国际卫视《白汀访问录》节目艺术总监
本节目
由彬龙美术馆与香港国际卫视《白汀访问录》栏目联合制作
彬龙美术馆全力打造
家在雁荡山区的王石,如今工作在杭州。五一节期间,他决定回老家乐青看看。身材瘦弱的他,时隐时现,淹没在人群里。不会有人知道,这个年轻人的肩上,要扛起一个有点沉重的担子。原来,王石出身于黄杨木雕之家,现为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第四代非遗传承人。
对于摄制组来说,这样的家常菜,最为香甜可口了。因为这里面融进了情感,融进了至诚,也融进了岁月的积淀,和世间的浮沉。此时,悠悠往事,化作美好的回忆。
王笃纯回乐清后,找到9位黄杨木雕手艺人。随后,跑场地、跑资金,黄杨木雕小组发展壮大。1959年,生产合作社获批转为乐清市艺术雕刻厂,王笃纯担任厂长,并招收了几批青年学徒。雕刻厂的雕刻工艺拓展到细纹雕刻、象牙雕刻、特艺雕刻等雕刻门类,从业人数发展到上千人,王笃纯将乐清黄杨木雕的影响力放大了100多倍。
1953年,王笃纯创作的作品《捉迷藏》,选送至莫斯科展览,作品被列宁格勒博物馆收藏;1958年,王笃纯创作的《庆丰收》,又被送至莫斯科展览。1960年,王笃纯出席了全国第三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,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。
上个世纪80年代,王笃纯退休后,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钻研雕刻艺术。王笃纯的作品,用刀雄浑健拢又精细无比,造型大胆淋漓又纤巧细腻,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醇厚的乡土风情,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气韵。
鉴于王笃纯的杰出艺术成就,2005年,王笃纯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;2007年又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;2009年王笃纯被文化部命名为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”。
仰天喟叹的屈原、深不可测的老子、豪气冲天的苏轼、潇洒飘逸的李白、清秀端婉的李清照……王笃芳工作室的展架上,一个个古代人物雕像个性鲜明,令人拍案叫绝。
王笃芳是王凤祚的子女中最具才华的一个:木雕、绘画、书法、摄影,无不精通。
1976年,王笃芳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,期间,接受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的大量训练。后来,王笃芳天天跟着父亲王凤祚学习,在技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。
1976年,王笃芳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,期间,接受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的大量训练。后来,王笃芳天天跟着父亲王凤祚学习,在技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。
王家黄杨木雕技艺第三代传人王艺,走了一条和爸爸王笃纯相同的道路,创办乐清市华艺雕刻厂,主抓经营。同时,不忘继续埋首木雕,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。
乐清王家黄杨木雕第四代传人王石,从小便受到了家庭的艺术熏陶。虽然,现在工作在杭州,但是,在王石的记忆中,每次回家,爷爷都会一如既往的指导他做木雕活儿。
王京的艺术之路同侄子王石很相似,当年也在中国美院读书,现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任教,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刻意求新,清秀隽永。
性格即命运。100年前,13岁的王凤祚,带着大海一般的无所畏惧,大山一样的勇敢坚硬,披荆斩棘,最终开启了乐青王家的黄杨木雕的百年辉煌。
百年跨越,四代相传;不忘使命,馨香永驻。《白汀访问录对话》对话乐青黄杨木雕传人,讲述一个家族产业的百年辉煌。
作品欣赏
作品欣赏